
行走新巴蜀·阿壩丨兩種顏色 改變一個山村
2022-05-17平臺資訊
綠色發展,佳山村選中特色水果。2012年左右,村里大力調整產業結構,不再主要種植傳統的土豆、玉米,因地制宜改種水果。海拔1600米以下地區發展車厘子,1600米以上地區種植青紅脆李和冰糖心蘋果。
理縣桃坪鎮佳山村
4月27日,駕車沿崎嶇水泥路一路爬升,“行走新巴蜀”四川日報全媒體采訪小分隊來到海拔2000多米的阿壩州理縣桃坪鎮佳山村。村寨的房前屋后,青色的車厘子掛滿枝頭。“再過1個多月,果子就成熟了。”種植大戶楊偉臉上充滿期待。
位于高半山的佳山村曾是省級貧困村,短短幾年,通過發展特色水果實現脫貧摘帽。去年,全村人均年收入達到17220元。“依靠白綠兩種顏色,村里這幾年發展勢頭迅猛。”村黨支部書記龍朝進透露,今年還將打造成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。
兩種顏色如何改變一個山村?記者走進佳山村探尋答案。
突出綠色 打造千畝特色果園
“花期已過,這段時間是李子樹上肥的好時機。”楊偉告訴記者,他和妻子一早就在自家果園里忙著施農家肥、加水。
楊偉家種了38畝果樹,有李子、車厘子、蘋果、西梅等,其中蘋果是主打。2020年,他成為全縣蘋果新品種試點種植戶,種了秦脆、維納斯黃金、響富蘋果。“特別是秦脆蘋果,一斤可以賣到15元。”楊偉說,去年光水果就賣了30萬元。
綠色發展,佳山村選中特色水果。2012年左右,村里大力調整產業結構,不再主要種植傳統的土豆、玉米,因地制宜改種水果。海拔1600米以下地區發展車厘子,1600米以上地區種植青紅脆李和冰糖心蘋果。
佳山村共有180戶人家,耕地面積1710畝,目前每家每戶都在種水果。龍朝進說,現在,佳山村已種有車厘子300多畝、脆李700多畝、蘋果400多畝,形成千余畝特色水果園。水果遠銷浙江、北京等地,年產值達1400多萬元。從一個傳統農業村,成為有名的“花果山”。
追逐白色 特色羌寨迎客來
在佳山村一個小地名叫“兩根碉”的地方,10余名村民正在進行路面硬化施工。“6月就是村里的水果采摘季,路通了,游客進村來耍、我們出去賣水果都很方便。”村民龍朝志說。
這是佳山村實施農旅的重要一步。
佳山村是羌族聚居村。2020年,在省文聯的幫扶下,佳山村還實施了以“羌族圖騰”為主題的墻面彩繪,彰顯民族風情,助力村民吃旅游飯。
白色是羌族人崇尚的顏色。豐富的白色元素,為村里發展“旅游+”帶來新思考。“佳山村是桃坪羌寨的‘后花園’。”桃坪鎮副鎮長、佳山村包村組長蔡國強解釋,佳山村的果花也以白色為主,盛花期很多游客前來賞花,花謝果熟后又迎來采摘體驗黃金期。
“受疫情影響,村里旅游按下暫停鍵。”龍朝進說,這段時間,村里正在實施路燈、道路、采摘步游道等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工程,“完工后,村里將成為有美食可享、有美景可看,留得住鄉愁的美麗村莊。”
村民們說,佳山村曾是紅軍長征經過的地方,有故事更有資源。“我們將著力開發紅色旅游資源,為發展旅游業增加新砝碼。”
部分圖文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